今年27歲,擁有二年半的政府及外商的政策溝通顧問經驗、 大型活動執行、新媒體創業運營、選戰實務等四大工作經歷。希望繼續在行銷、品牌操作、業務拓展上積極成長。
平時廣泛涉略各領域議題,除了運用在商業操作, 也致力成為樂於分享、廣泛視野的世界人。
Taipei ,Taiwan
[email protected]
(為台灣網路上新興的知名新聞網路媒體。)
*在網站撰寫超過60篇文章,社群累積分享數達200次以上
以飴-關於食的黑與白網站為專欄名,於關鍵評論網上總計發表近57篇的飲食相關文章,每篇文章皆針對SEO流量的數據成果,擬定標題和文章關鍵字,除了闡述時事,也針對文章內容設定相關網路關鍵字,總計文章獲得約200次以上的分享數。(專欄網站連結:https://www.thenewslens.com/author/efoodtaiwan)
(內部創業的飲食相關新媒體,主要協助客戶做議題操作的撰寫)
*完整視覺CIS系統建立
雖非本科系,但大學即自學平面設計,在此專案中協助媒體建立商用標誌、主視覺、名片設計、企業識別色、社群圖繪製等設計作業。
*社群操作觸及超過200萬人次
媒體執行兩年的時間,設立了網站、IG、臉書粉絲專頁、Youtube、medium等平台,製作不同取向的社群內容;總共產出近100張的梗圖與懶人包,社群總觸及達200萬人次以上;另針對網站流量,分析觸及的群眾,再訂出操作的社群貼文方向與文章內容。(案例:普渡梗圖,未投廣告下獲得15萬的主動觸及率與350次分享:https://reurl.cc/O3lEr)
*撰寫超過500篇文章,無廣告預算下,每月流量達6000人次瀏覽數
設計並擬定專欄屬性與採訪對象,製作2次系列報導與拍攝5篇專訪影片,總計完成500篇的飲食相關文章,每篇文章皆針對SEO流量的數據成果,擬定標題和文章關鍵字,以獲得文章最大的曝光量。 (飲食網站網址:https://efoodtaiwan.com)
*陌生開發食品領域之業務達3案
執行1年多,進行業務開發系統與流程的建立,針對中小餐飲業推出行銷、社群、設計等操作的業務服務,針對大型食品公司,則提出公司的遊說、政策協商等作為服務內容。後續成功獲得與知名超商、私廚、食物設計師、知名網路媒體等合作業務的機會。
(提供企業政策溝通、法規遊說、選戰服務的政治公關顧問公司)
*外商政策遊說案顧問服務 執行過3案
國外知名藥廠的政策遊說案,內容包含用藥安全宣導的行銷、健保預算的審定增加、與官方溝通的議題設定和立法院溝通等。協助客戶達到與政府協議法案共3案成功。
*300人以上大型活動辦理經驗
主責辦理過超過3場超過3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與5場以上的100人中小型記者會,累積媒體效益共計達1500萬以上。
*選戰策略擬定與執行
2018年九合一大選期間中,我參與了與知名通訊軟體合作的六都縣市長候選人直播節目,從中與知名主播參與節目的製作與當時的縣市首長候選人現場議題溝通,並協助產出會後的專訪內容,於各大媒體轉載;另因應2020立法委員暨總統選舉在即,今年也協助北市某立法委員候選人製作以文青雜誌方式來做呈現政見,獲得客戶正面的肯定。
*政府標案執行5案
協助公部門參與社會輿論操作、與行銷案等推廣。
(福州在地建商,主要開發商用建築、豪宅與百貨商場)
*建築平面圖DM繪製
建物商場考察與報告製作、建物平面圖繪製與製作、工地實地考察和工務執行流程安排。
*活動規劃與籌備
此次也籌備週末的豪宅受眾發表會,我們於公司既有的豪華遊艇園區,招待可能買房的潛在用戶一同舉辦遊艇與豪宅的預購會,期間協助負責攝影、攤販溝通與流程確認。
在顧問公司期間,協助產出立法委員質詢稿、媒體投書、媒體專訪報導、新聞稿、新媒體文章等內容,兩年粗估計有30萬字以上的內容,藉由文字內容讓案件能更有情感。
擁有2年多的事前中後規劃,掌控,事後檢討的管理與企劃經驗,有效地降低專案的風險及意外。
創意是無形的,能將創意轉化成數據並有效執行,協助創意能被執行與達到商業效益,這才是創意有價值所在。
一個好的商品或議題,若沒有有梗的議題操作,是無法讓更多人看見的。
我經常透過大量資料搜集,了解欲傳播的TA喜好,與評估目前客戶擁有的資源,協助在議題在網路上的熱度可以累積,達到議題的關注與官方溝通的籌碼。
平時喜歡接觸新領域的事物,透過大量閱讀,並有效率地整理資訊,亦可打入受眾生活圈;了解市場需求後,分析出最適合目標受眾或市場的商品,減少後續調整的時間成本。
擁有持續學習的本心,讓我不會只安於某個特定領域的專業技能。
學習各種知識並開始學會整合出新的理論,橫向溝通的素養和對於各樣素材的包容力也恰然而生。
只要使有使命在身,我會以負責到底的態度去面對業務,不管團體合作或獨立作業,都以大局為重去執行任務。
在遇上突發事件我的心境較不會有起伏,可以較客觀的處理案件。也是經歷與外商和政府溝通的多次公關經驗訓練而成。
大多數人喜好成功,但我在顧問公司學到的一件事,就是失敗如何去適應與引導客戶繼續關注案件,並尋找可以反敗為勝的機會。可以輸很多次,但最後一次贏就夠了。
此為發起鼓勵全民對話的運動,希望大家都能與身邊的人們討論政治、民生,交換彼此的資訊與觀點,進而相互理解、取得共識。目前在此之中協助擬定對話程序,與優化分析對話的懶人包。
(粉絲專頁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hatforTaiwan/?epa=SEARCH_BOX)
葉光團隊為協助為獨立歌手-葉子Leaf 做品牌推廣,設定目標用戶輪廓、社群平台的品牌設定,以推廣葉子即將發行的新專輯。在以Instagram投放廣告後,陌生訪談近10位聽眾,目前預計推出行銷活動:無光音樂會、書店歌詞拼圖等行銷活動。
(專案參考連結:https://reurl.cc/KYm0e)
由一群平均年齡23歲的青年創立,以「食」為媒介,規劃了結合「食農教育」、「烹飪」、「在地經營」的系列課程,提供國小學童找回逐漸失去的「關係」,進一步穩固與家人、家鄉、土地的連結。主要在團隊中負責課程教學、活動攝影、課程企劃。
(粉絲專頁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zuohuojiaba/)
為協助為獨立歌手-葉子Leaf 做品牌推廣,設定目標用戶輪廓、社群平台的品牌設定,親身去聽了至少10場的獨立音樂人的表演,並撰寫了至少10篇以上歌曲的分析與紀錄。
套用分析到我們的客戶,來精化如何找尋更明確的受眾。(樂評紀錄連結:https://medium.com/懂聽-ts251)
除了工作上需要文字撰寫,平常業餘時間也喜歡以社會觀察、乾貨內容、樂評、影評內容為主題寫作。
medium經營一年多,每週固定撰寫1篇文章,累積已發佈220篇的文章。目前約有近230位追蹤者。
欣賞我的文筆以「食」為媒介,規劃了結合「食農教育」、「烹飪」、「在地經營」的系列課程,提供國小學童找回逐漸失去的「關係」,進一步穩固與家人、家鄉、土地的連結。
主要在團隊中負責課程教學、活動攝影、課程企劃。(粉絲專頁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zuohuojiaba/)
在於這個求學過程中,除了對於環保議題和能源控制,企業的社會責任等方面有了更深層的了解,更對於管理和財務基礎面有了基本的認知。期間修過工程管理概估中,學會使用心智圖的邏輯思維,更在之後速記有非常有效的效果。
於有嚴謹規則的工程學術中,訓練出對於邏輯思考和重視細節的態度。 現在才可以跳脫出規則,創造出截然不同的創意表現和有條理的思考。 在學期間修習的「營建專案管理」,以及排程管理時程,紮實讓我現今在執行專案中可以更有效率。
聯合報報導內容:
雲林科技大學蔡秉勳登玉山頂峰、橫渡日月潭及單速車環島後,把空氣、水、陽光等生命三元素變成文創商品,銷售一空。但後續參加創業比賽遇到盲點,如今仍在尋找初衷。
看我的報導報導節錄內容:
「對你來說,什麼是文創?」維基百科是這樣寫的,文化意涵經由創意、文化融合所產出的活動、行為或產品;也曾在創意市集問過某個創作者,為什麼這樣創作,很意外地,對方答不出來;對我來說,重新審視台灣的某樣特色或生活,就是文創。
看我的專訪第一次返校就演講
當時是2015年剛畢業,準備等當兵前夕,受學校課指組之邀,返校於新生學涯開展營做演講,分享大學時從事創業的專案經驗,與傳授如何充實大學生活。也完成我希望返校能夠回饋母校的願望。
我一直在努力的,是打造更充實更豐富的內心,並經由實踐後所獲的的回饋,有朝一日回饋給更多人,知道我們生命有的是無限。
在這個如洪流般的社會裡,永遠都要記得最真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改善它,並感恩旅途上遇到的每個人,每個人都是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不管是在工作,或是在人生。
對我而言,商業上「銷售商品」,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不懼失敗」,大膽的開創話題提高市場的關注度,挖掘市場並滿足市場的需求,失敗沒關係,重要的是記取教訓並改進,贏關鍵的勝利最重要。
而在工作的這兩年,雖然時間不長,年紀也還算稚嫩,我認為當中最重要的是時間的掌控。與團隊的良性溝通與排程、通路、市場的評估,最終建立起品牌的優良形象,才能給予客戶最大的利益回饋。
在公關顧問公司與新創媒體這段期間,從最基本的行銷小編開始學習,盡可能地去研究人們感官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從文案到影像,甚至是直接面對客戶交涉談判,也漸漸知道如何有系統地呈現自己的想法,更讓我從執行者轉換至經營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每件事情,必要的訂定業績目標,更需規劃團隊成員的工作任務。
在職涯中,除了談判技術與社群和媒體溝通外,我學到最深的是顧問思維:「凡事,我們都想好接下來三步」,在策略和執行任務上如何撐氣長,如何耐住寂寞獨自完成專案。
我感謝在職涯路上教導的主管、同仁以及客戶,這得到的一切讓我可以持續學習與成長,面對更多挑戰,繼續失敗,繼續成長,最終成功。
謝謝您撥空看我的線上簡歷,應該比求職網上更好閱讀,內容持續更新,希望你會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