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亭 Tsai, Yi-Ting

「真誠」作為面對自己、與他人相處、設計作品的準則。
透過閱讀和電影,了解不同文化與生命故事,同時關注社會議題。
喜愛從生活當中體驗美,對新事物感到好奇,並試圖將設計作為說故事的橋樑。 

   設計作品集 · CV

  [email protected]   0983-783-662

工作經歷


平面設計師

自由接案  •  2019. 11 - Present

文青吃痴品牌LOGO
魚君海鮮丼專門店名片、菜單
牙科論文配圖

實習設計師

Digital Medicine Lab  •  2021. 07 - 2021. 08

《論述設計》書籍校對、編排設計
黃飛紅花生禮盒包裝提案
使用P5.js進行Creative coding

接案平面設計師

艾新銳創業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2020. 07 - 2021 . 07

與台大創創中心合作,設計:
活動DM、宣傳物
將粉專貼文內容視覺化,製作配圖
公司室內牆面及標示設計
簡報模版
攤位展示物⋯⋯等

獎項 · 展覽


學歷


2021

Core77 Design Awards|Speculative Design Award
Student Notable

Dynamic Beings

2018. 09 - 2022. 06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設計系 商業設計組

2021

Core77 Design Awards|Speculative Design Award
Community Choice Prize Category Winner

Dynamic Beings

2016. 09 - 2017. 10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設計系 工業設計組

2020

台科大設計週 展出

《冰的溫度》包裝設計

2013. 09 - 2016. 09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2020

台科大設計系 flow 微型雜誌 收錄

《冰的溫度》包裝設計
《橫尾忠則:從設計師到藝術家》書籍裝幀
《水上行走》包裝設計

2019

MOD 微電影金片子創作大賽 學生組入圍

《代言》擔任導演

專業技能


商業設計

  • 視覺傳達設計、企業識別、活動視覺(CIS, VI)
  • 書籍裝幀、編排設計
  • 產品包裝設計
  • 字體設計
  • 商業攝影
  • 向量插畫

軟體工具

  • 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ndesign
  •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 Figma
  • Maya
  • p5.js

語言能力

  • TOEIC 870
  • 日本語能力試驗 JLPT N4

自傳


自幼在建築師祖父的薰陶下,產生對美的追求,高中時參與了王艾莉設計師帶領的工作坊之後,決心報考台科大工業設計。大二時,因為想重新檢視求學方向,便休學了。期間,在打工之餘接的平面設計案,也成為後來復學、改念商業設計的契機。

設計經驗

在工業與商業設計的經驗,使我擅長異媒材的結合,也重視作品體驗的過程。好比《冰的溫度》,便是從產品設計作為開端,將「冰」與「熱」看似衝突的概念結合,成為有如冰塊融化的蠟燭,再以此發想出視覺,完成最後的包裝設計;《乘以十‧米的研究社》則是讓使用者在打開包裝的體驗過程中,一步步「撕」出結實纍纍的稻穗,呼應稻米的主題。

我也曾經製作過動態影像。在擔任短片《代言》導演時,不只需要處理分鏡,和不同分工的工作人員溝通、協調,才能共同將計畫付諸執行。

跨領域合作

畢業製作的推測設計作品《動態體》,是我首次與組員合作近一年時間,也是涉及領域最廣的一件作品。過去所學的設計方法,結合了生物科學,以理論為基礎,設計物為媒介,提出對於未來的想像跟質疑。期間採訪了機械和古生物學者,並與電機系學生一同製作出可動的大件模型,讓我瞭解到跨領域合作能激發的更多可能性。

除了獲得Core77 Design Awards兩個獎項之外,展覽期間收到來自不同背景的觀展者的問題與激辯,也是很大的肯定。因為這件作品的目的,就是希望以設計作為媒介,提出問題,激發大眾對於社會議題的參與討論。

畢業後,多方嘗試

今年畢業後,我給自己時間,去體驗以前不曾做過的事。因為喜愛4月時的馬祖國際藝術島,我選擇再次踏上這塊土地打工換宿。除了與當地人交流,我也藉機觀察到與台灣本島大不相同的建築風格跟文化特色。後來,我又陸續開始了不同興趣與學習。加入國立實驗合唱團,讓我得以找到除了視覺和語言以外,透過身體表達的管道;自學塔羅牌時,探索圖像符碼背後的文化脈絡,更訓練了我連結抽象跟具體事物的能力。

現階段與未來規劃

現在,我已準備好將過去所學帶入職場。同時,我也正在透過Hahow、Udemy等平台學習,加強UI、UX設計能力,以及了解網頁設計的知識。期待未來可以用更多樣的形式呈現作品,用設計講述更多不同的故事。

設計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