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陳愷靜漆畫創作

Avatar of 沈婷茹.
Avatar of 沈婷茹.

國語日報-陳愷靜漆畫創作

或者新州屋經理 @ 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OR Lifestyles)
Taipei, Taiwan
主標:陳愷靜漆畫創作 副標:沉澱後的深刻與溫暖 臺灣藝術家陳愷靜是漆畫創作者,漆畫的創作過程十分耗時,來自於「與漆相處」,需要耐心和細心。傳統「漆藝」以製作漆器為主,漆器是沒有胎體的工藝,常使用木材與鐵件製成胎體。再透過打胎、調漆、上漆,將熟漆與色料一層一層的上色與堆疊,等漆繪與胎體完全相融,才能展現材質特色。而透過漆繪來作繪畫創作,就是「漆畫」。 活用漆藝特性,捕捉生活細節 漆藝中的「蒔繪」,是在漆器上以金、銀、色粉等材質所製成的紋樣。除了平面的蒔繪外,還有「高蒔繪」,透過堆疊使切面增高,能呈現立體感。陳愷靜作品「琵琶強頭」,活用蒔繪和高蒔繪,將家貓的形體勾勒而出,透過層層堆疊,將貓咪伸展的肢體、弓起的背,與調皮的神情展露,彷彿貓咪即將跳出畫框,很是生動。更有「男人與貓」、「女人與花」等作品,透過蒔繪的金銀色粉和配色高彩度的對比,捕捉生活中微小卻幸福的瞬間,從這些細節的勾勒,也看見藝術家的童趣之心。 突破漆藝題材,關心社會悲苦 陳愷靜氣質沉穩,耐心的創作、安靜的等待,使她的作品富含深意且有社會關懷。「難民群像系列」,打破漆畫以蟲魚鳥獸、花草樹木為主題的慣性,反而關心社會事件,並且透過異材質「蛋殼」混入其中拼貼人臉,蛋殼的粗糙與凹凸不平,反而呈現另一種真實。 難民群像共有六幅作品:第一幅「蟻之海」,是藝術家觀察螞蟻的社會性,透過觀察螞蟻的世界,對照人類的分工合作與彼此競爭。第二幅「雅茲迪少女」,則是關懷新聞事件中,伊斯蘭教以肅清異教徒為名,屠殺迫害伊拉克的雅茲迪教徒。第三幅「聖子」、「聖父子」,則是描繪在敘利亞內戰中,因毒氣攻擊而性命垂危的孩童,父親抱著孩子,在生命結束前的永恆光輝。 第四幅「冬眠少女」則是以瑞典政府庇護難民家庭,但青少女卻出現的睡美人症候群病症,面對現實的殘酷,她們不想醒。第五幅「修羅的季節」,則以才華洋溢的臺灣文學作家林奕含作為題材,創作者認為作家貌美外表下的內心煎熬與精神困境,也是一種難民。 難民系列作品皆以淺綠色為背景,色彩明亮,在藝術家的作品中,雖然同理因難而苦的人們,但並非全然的悲傷,她反而訴說一種破碎中的希望。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都會遇到困難,但從藝術家的作品可以看見更寬闊的生命態度,那是昇華後的情感,沉澱後的包容。
Avatar of the user.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Published: Oct 27th 2019
94
2
0

難民群像
漆藝
陳愷靜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