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Avatar of 沈婷茹.
Avatar of 沈婷茹.

國語日報-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或者新州屋經理 @ 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OR Lifestyles)
Taipei, Taiwan
主標 藝術的社會實踐 副標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臺北雙年展每兩年舉行一次,最近開展的第十一屆臺北雙年展,由義大利籍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和臺灣長期關注環境藝術的策展人吳瑪悧共同策展。展覽主題「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是將「美術館」看作融入在地社群、參與社會的角色,這樣的美術館不再只是欣賞展覽的地方,而和時代環境有更深的連結。 行動實驗:把生物課和地理課搬進美術館! 這次的展覽很有意思,一般我們常見的視覺藝術展覽,是由藝術家透過繪畫、雕塑、影像等方式,傳達心中意念。但在這次展覽中,策展人不僅邀請藝術家創作,更包含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 作品「菌絲網絡社會(MNS)2018」就是一個例子,由奧地利和紐約聯合發起,與生物駭客實驗室、另類藝術空間結合,實驗場域分散世界各國,透過觀察菌絲體、真菌、孢子囊的節點與網絡關係,模擬現代人類生活中的溝通管道和交互網絡,既是生物實驗,又是藝術展現。 地理課時,老師會帶我們以地球儀來認識世界,旋轉的地球儀,幫助我們瞭解更多的地球知識,這全要給歸功於英果·古騰(Ingo Gunther)在1988年時的偶然領悟。作品「世界處理器」,以上百顆直徑30公分的發光地球儀來呈現,正元球體上含有海底光纖網路、人口統計、遷徙和移動的軌跡等地理資料,每一顆地球儀都是一個主題,都在說一個地球的故事。 社會實驗:創作與環境密不可分 張碩尹的作品「溪山清遠」關注現代人面臨的共同考驗——空氣汙染。藝術家在大臺北地區上下班時段車流量最多的地方,安置錄像與偵測器,並透過不同形式的轉換,將空汙中的懸浮微粒,轉換成墨汁,再邀請氣喘患者,以揮灑墨汁進行創作。最後畫出的這幅水墨畫,不只是意象之間的留白,在「墨色」與「留白」間,背後是深刻的社會議題反思。 海倫·哈里森和牛頓·哈里森的作品「綜觀蘇格蘭的深層國富」,則以系列作品呈現蘇格蘭當地的森林、水體、大氣、表土,以及面對環境變遷的集體心志。作品不只是美感呈現,背後有詳盡的田野資料,結合藝術家、科學家、工程師、都 市規劃師的專業力量,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蘇格蘭社區,規劃因應環境的方法。 「後自然」展覽提醒我們,創作與環境已經無法分割,展覽作品都反映了真實生活的一部分。面對未來世界的變化多端,不同專長、不同領域的個人,可以攜手合作,共同尋找解決方針,而藝術所扮演的角色,已跳脫純粹欣賞及審美,當藝術走出美術館,更積極參與社會,也是擴大影響力的開始!
Avatar of the user.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Published: Oct 27th 2019
67
3
0

藝術社會學
後自然
臺北雙年展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