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領域做 AI 有多難?AICS 的醫療解決方案與趨勢剖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 時間充裕的時候,可以慢慢地用習慣的方法做事,雖然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最熟悉。

然而,當需求突然大量產生、時間又不夠時,就很考驗原本的做法是否有效率、不會出錯。比如說疫情一開始大家還不太熟悉這個疾病、還沒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時,突然湧入的大量病人造成醫護人員措手不及,醫療能量不足的議題持續被討論。

此時,讓醫護人員能夠全力發揮他們原先的專業,解放其他紀錄、整理資訊等等的工作內容,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今天的這集《科技職涯》中,我們邀請到了專注於醫療科技解決方案 AICS,來跟我們分享他們的觀察與投入!

Podcast 各節摘要

02:55    AICS 是一個怎麼樣的團隊?
04:05    AICS 為什麼選擇發展醫療領域?
06:30    如何判斷一個領域的發展天花板?
07:40    AI 投入到「醫療資訊科技」有什麼困難?
10:40    相比風口上面的題目,為什麼 AICS 更想選擇「有永續性」的?
12:30    Ted 和 Yimin 在 AICS 最印象深刻的專案
17:20    在聯發科工作六年後,Yimin 為什麼會加入 AICS?
20:55    在 ASUS 旗下的 AICS 工作是怎麼樣的體驗?
21:55    在趨勢科技工作 20 年後,Ted 為何決定要加入 AICS?
23:10    Ted 在趨勢科技的成長
27:00    AICS 注重人才的哪些軟硬實力?使用哪些技術?
29:35    AICS 的面試流程
31:55    AICS 如何培育新人?
33:00    AICS 夥伴的海外職涯機會
33:30    Yimin 的爭取薪資技巧

AICS 是一個怎麼樣的團隊?

AICS(ASUS Intelligent Cloud Services)為台灣電子消費產品佼佼者 ASUS 旗下專攻 AI 雲端領域的軟體新創團隊,致力於提供 AI 技術相關的解決方案,來幫助企業、產業轉型,並以醫療資訊科技為主要的發展領域。

回顧三年前華碩成立 AICS 的起心動念,目前在 AICS 擔任 Senior AVP 的 Ted 分享,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先生認為,台灣在過去幾年網路產業大幅興起的時代相當沈寂、幾乎沒有什麼新的產業產生,同時也觀察到 AI 會是未來的大熱趨勢,若台灣再錯過這個新時代,就會相當讓人擔心,因此,專攻 AI、Data 和 Cloud 的 AICS 應運而生。

目標成為「醫療資訊科技」領域的火車頭

AICS 成立後,帶著華碩對於台灣軟體、AI 產業的發展期許,嘗試過智慧工安、智慧零售、智慧交通等題目,但發現發展常有其局限性,只能不斷優化現有的產品、服務,但是無法產生新的商業可能性。

AICS 想要找到一個能夠不斷翻轉、產生新興商業模式的領域;Ted 以 Facebook 舉例,如今以廣告作為主要營收的 Facebook,在創立的第一天卻是以「社群」作為產品的初衷,社群帶來的大量數據使得 Facebook 不斷開創新的產品、發展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也成就了如今的 Meta 版圖。

而在台灣,經歷過許多嘗試後,AICS 發現一片讓人興奮的藍海 — 醫療資訊科技領域。「我們發現近幾年普及電子化的病歷累積大量未挖掘的數據價值,而 AICS 也希望能夠為台灣傑出的醫療軟實力,提供堅強的資訊科技後盾,成為建構台灣醫療產業生態系的火車頭。」Ted 分享道。

在醫療領域做 AI 有多困難?AICS 面臨的 2 大挑戰

在智慧手機普及的現在,我們的生活需求仰賴各式各樣的軟體來輔助、解決,大眾對於應用程式的操作都有基本的熟悉,即便是需要上手新的 App 也相較以前容易。AICS 過去也曾嘗試過各式各樣的醫療 AI 服務,包括 ICD-10 智慧編碼、用藥安全、CDSS 臨床輔助決策系統以及 Lumos 大數據分析平臺等,但在導入到醫院的過程中,AICS 發現了兩大困難 — 醫療數據相容性(data interoperability)與跨平台應用服務相容性(application interoperability)的問題。

在過去,即便是將資料、數據電子化,但是各家醫療院所各自發展自己習慣、熟悉的紀錄與歸檔方式,因此有不同的格式、品質也不一,導致資料清整曠日廢時、整合困難。同時,也因為各家醫院自己開發醫療資訊系統、沒有共同的介面標準,所以整合不易,進而直接影響到使用者體驗。

以華碩之力,帶頭建立醫療資訊科技標準

歸根結底,AICS 發現造成上述問題的核心原因,是因為沒有統一的「醫療資訊科技標準」。而在醫療資訊科技發展相對成熟的市場,通常都會由政府、龍頭企業去建立相關的標準,或是直接導入國際的標準,而現階段台灣在以上的資源都相對缺乏。

「題目不一定追求風口,但必須是永續的,而且是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回顧當初 AICS 選擇醫療領域發展的初衷,Ted 分享,除了對於醫療資訊科技領域的發展潛力感到興趣以外,華碩也深感自身作為大型企業的責任。相對於資源有限的新創,華碩更應該積極投入、協助產業打造基礎建設,而後也能讓更多不同種類、不同專長、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能夠願意加入、對於成為產業的一份子更有信心。

以軟體與 AI 優勢,與整個醫療產業一起進步

ICD-10 智慧編碼 — 提升醫護人員的編碼效率

說到在 AICS 參與到最印象深刻的專案,Ted 想到的是「ICD-10 智慧編碼服務」。在過去,醫生需要靠自己的記憶跟經驗來進行編碼,ICD-10 智慧編碼服務則是利用 AI 技術去分析病人的病歷,然後產生對應的編碼,不但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編碼效率,而且當醫院在進行申報的時候,也能減少被健保署核刪的可能。

ICD-10 智慧編碼服務推出以來,包括中山附醫、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嘉義基督教醫院、慈濟醫院體系,還有振興醫院等等醫療院所都導入採用;並在 2022 年的七月與新加坡最大的綜合醫院陳篤生醫院,合作血液疾病與大腸診斷的服務,目前累計已經超過 20 多間醫療院所、包括醫學中心的合作經驗。

Lumos — 將「大數據」轉換成醫療研究需要的真實世界「證據」

目前在 AICS 擔任 Engineering Manager 的 Yimin 則分享,他參與過印象最深刻的產品是一個協助研究人員進行醫學研究的平台 Lumos

在醫療產業,每一顆新藥、每個疫苗或每個臨床決策的開發,都需要嚴謹的證據來做佐證,過往這個繁瑣的收集流程可能需要耗費 1-2 年以上,而利用 Lumos 則可以縮短在幾週、甚至是一個月內完成。

在開發的過程中,會遇到蠻多醫療領域、醫療場景特別的需求或問題。Yimin 舉例,AICS 會需要先去了解「醫學研究有哪些步驟跟哪些流程」,會需要有哪些數字、產生哪些數據結果的產生。

此外,整個醫院的系統通常是透過不斷地拼裝才組成今日的樣貌,所以會有很多零碎的 subsystem、資料可能散布得非常廣;因此對於 AICS 來說,如何整合、聚集資料、定義出 common schema 以利研究人員後續的應用跟查詢,也是很大的挑戰。

最後,則是要協助研究人員相對複雜的查詢需求。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可能會想要知道「得過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連續服用 SGLT2 藥物 3 個月,而且在 1 年內發生心衰竭或截肢的機率」,而傳統的關聯式資料庫完全很難滿足這類型的需求。

因此,AICS 必須導入兩個技術 — column-oriented 的 ClickHouse 跟 Elasticsearch NoSQL 的解決方案來滿足需求,並搭配 AICS 團隊自主開發的前端後端;其中後端使用微服務架構、使用 Kubernetes 來做基礎建設。

「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的話,發展再多的服務都會事倍功半。」Ted 補充道。AICS 自己歷經過服務、產品實際落地時遇到的挑戰,深刻體會到核心問題 — data & appl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如果沒有解決,對於產業的幫助是有限的。

因此,AICS 目前將重心放在智慧醫療資訊平台(xHIS)的建設中,這是一個極其複雜但又至關重要的項目。「大家可以想像一下,20 多年前成立的 Salesforce,成功將傳統的 CRM 服務轉型到雲端,而今年 8 月初,它的市值已經超過 3000 億美元。而 AICS 就是想要師法 Salesforce,打造出醫療界的資訊科技服務平臺。」Ted 舉例。平臺化可以解決各醫院資訊人力技術不足的問題、降低維護成本,進而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效率。對於醫療科技產業本身來說,也能夠引入更多的開發者加入,一同協助台灣與世界的智慧醫療轉型。

你也是軟體人才嗎?來看看 AICS 從不設限的發揮舞台!

Ted & Yimin 從穩健環境到 AICS 的挑戰之旅

AICS 想做的事情很大、很難,而 Ted 和 Yimin 先前各自在趨勢科技、聯發科工作了 20 年與 6 年,在整體環境、條件都不錯的狀況下,為什麼會想要加入 AICS 挑戰重重的困難呢?

Yimin 分享,除了不遜色於聯發科的薪資以外,AICS 專攻的大數據、雲端服務領域是作為工程師的他很有興趣想要參與的熱門領域。此外,AICS 雖然隸屬於 ASUS,但是整體的氛圍、文化以及工作步調都是新創的風格;不管是產業類型或是管理方式,都讓 Yimin 發現很多可以發揮的機會。同時,同事們保持著積極成長、討論的心態,對於知識、技術也都樂於交流分享,整體的團隊氛圍也讓 Yimin 覺得非常加分。 

而 Ted 在加入 AICS 前,在台灣知名的軟體公司趨勢科技工作了 20 年,不僅歷經了趨勢科技上市的快速過程,也在有著「台灣軟體人才黃埔軍校」的趨勢科技累積了 to B、to C、地端、雲端、不同規模的客戶企業經驗,自己也從開發測試到專案經理、產品經理然後到中高階主管,累積了扎實歷練。

除此之外,Ted 在趨勢科技的後期也爭取到了內部的創業機會,做過遊戲直播、AI 智能剪輯等題目,四年的創業經驗讓 Ted 發現自己對於創業的熱衷。因此,即便當時有機會回到過往在趨勢科技的位置繼續成長,Ted 選擇了同是內部創業而起的 AICS,繼續實踐自己的創業志向。

AICS 團隊必備的軟硬實力 & 面試流程大公開!

「我覺得他必須得是個 missionary,也就是有熱忱的人。」說到 AICS 夥伴的必備軟實力,Ted 認為最重要的是心態 — 醫療產業極需數位升級與轉型,而 AICS 想要最新穎的技術來協助醫護人員,所以必須要能夠換位思考,而熱忱是可以走得更遠的關鍵。

「大家可能會以為一定要會 AI 才能加入,實際上是不需要的。」Yimin 笑說,雖然 AICS 打造的是 AI 產品,但是數據處理、系統架設、前端後端的互動介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AICS 內部也有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測試工程師、資料工程師等夥伴。

在技術方面,AICS 將所有服務部署在 Microsoft Azure 上,在前端使用 Vue 3,後端使用 Node.js、Kubernetes 和微服務、資料庫使用 MongoDB 再搭配 AirFlow 做 ETL 的 pipeline,並使用 Selenium 的框架進行測試。

「AICS 牽涉到的技術層面非常廣泛,因為我們非常講究 end to end 的開發流程,還有整個服務體驗的設計。」Yimin 分享,AICS 內部的技術團隊建構非常完整,從前端、後端到 cloud platform 和 DevOps 全包,也有自己的 UI/UX design 團隊。

那麼,如果有興趣加入 AICS,該怎麼準備面試呢?Yimin 也同步分享了 AICS 的面試流程與準備訣竅!

  1. Codility Test:面試者可選擇自己方便的時間完成。
  2. Preliminary Interview:由一位面試官進行 Coding Interview,大約位於 LeetCode Medium 的難度,主要想要了解面試者的邏輯思維、程式語言以及應變能力。AICS 並不會限制面試者選擇使用的語言,也會建議面試者選擇最能夠展現自己能力的語言。
  3. Full Loop:完成前兩關後,會由 committee 決定是否進入到最後一關;Full Loop 包括 3-4 場 coding interview,若是資深的職位則會視情況加入 system design 的考題。

在整個面試當中,AICS 相當重視人才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熱忱的態度、表達能力等,當然也包括面試者對於專業技能以及過於經歷的掌握。Yimin 也分享,「讓面試官感受到未來會想要跟你一起合作」是面試中非常關鍵的部分,而在以上幾個面向都有達到標準之後,不管面試者手上有多少其他的 offer,AICS 也會很樂意積極地去爭取人才。

而在加入 AICS 之後,每位新人也都會參與 3 個月左右的 bootcamp program,在這個過程中會從最基礎的 data structure algorithm 開始訓練,到前端、後端、資料科學、機器學習、DevOps 等,幫助新夥伴們能夠快速上手、加入專案。

想用 coding 改變世界嗎?加入 AICS 一起與醫療產業高速成長!

目前 AICS 擁有台北與新加坡兩個據點,台北團隊預計於今年年底前新增 30 個職缺、明年年底前擴增至 200 人的規模,而在新加坡部分則計畫在明年底前也達到 100 人的規模。

不管是 junior 或是 senior 的工程師、工程主管,都是 AICS 目前大舉招募的對象,也歡迎擁有醫學系背景或是醫療系統開發經驗的夥伴,一起投身智慧醫療轉型的行列,為自己、為親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對於 AICS 有任何好奇嗎?歡迎透過 Linkedin 和 Ted & Yimin 聊聊!

或是立刻瀏覽 AICS 的所有職缺 👉 https://www.cakeresume.com/companies/asus/jobs

Ted 的精選書單

AI 醫療 Deep Medicine

Deep Medicine: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Make Healthcare Human Again

Eric Topol

Ted 的推薦原因 📝
這本書我非常建議想做智慧醫療的人一定要去讀,它可以讓你對於智慧醫療可以有個基本概念,書裡提到很多真實的狀況, 有 AI 在醫療發展的限制,但也可以看到令人興奮的機會和未來可能性。

多元, 共融, Women@, Community, 社群, D&I, DEI, 軟體工程師, Software Engineer, Sales, 業務, Google 台灣, Google Taiwan, Google,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失敗的力量:Google、皮克斯、F1車隊從失敗中淬煉出的成功秘密

Black Box Thinking

Matthew Syed

Ted 的推薦原因 📝
有句心靈雞湯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沒失敗過,那就表示你還不夠努力。當挑戰很難的任務時,最重要的是怎麼快速嘗試、快速失敗、然後快速迭代,這本書給了很好的引導,如何突破現有思維,試著與失敗坦誠相見,從失敗中提煉出有意義的學習,來幫助我們更快速的找到成功的路徑。

多元, 共融, Women@, Community, 社群, D&I, DEI, 軟體工程師, Software Engineer, Sales, 業務, Google 台灣, Google Taiwan, Google,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Yimin 的精選書單

無瑕的程式碼:敏捷軟體開發技巧守則

Clean Code

Robert C. Martin

Yimin 的推薦原因 📝
很推薦工程師讀這本書,寫程式如果只是讓功能會運作,其實沒有很難,但程式怎麼寫叫做好?怎麼樣可以讓程式未來維護上更容易、更容易擴充、更容易被理解,這很要求在程式設計的邏輯思維,寫程式也是一種藝術。

多元, 共融, Women@, Community, 社群, D&I, DEI, 軟體工程師, Software Engineer, Sales, 業務, Google 台灣, Google Taiwan, Google,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零規則:高人才密度 x 完全透明 x 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 Netflix 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NO RULES RULES

Reed Hastings, Erin Meyer

Yimin 的推薦原因 📝
這本書啟發我很多,在面對很多新的挑戰、和優秀的團隊一起共事,我一直在思考怎麼樣的團隊可以運作的更有效率,且又能讓每個人有更好的發揮,可以向 Netflix 學習他們的做法,透過透明公開的訊息傳遞,帶來更多自主責任的承擔。

多元, 共融, Women@, Community, 社群, D&I, DEI, 軟體工程師, Software Engineer, Sales, 業務, Google 台灣, Google Taiwan, Google,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更多人才的精彩分享,敬請鎖定 CakeResume 的《科技職涯》Podcast!

《科技職涯》是由 CakeResume 製作的 Podcast 廣播節目,專門邀請在科技、數位等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來分享職涯趣事及觀點,目前可以在 KKBOXSoundOn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MixerBox 上收聽,歡迎追蹤 :headphones:

訂閱 CakeResume 人資週報,獲得:
  1. 雙週一篇趨勢新知
  2. 每季一本電子書
  3. 行銷招募的系統化做法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Interview Skills
Mar 11th 2024

【自介範例】吸引人的面試自我介紹怎麼說?4 技巧完美活用自我介紹

面試時的自我介紹要說什麼?怎樣的自我介紹才夠吸引人?自我介紹該包含哪些內容?有沒有成功的面試自我介紹範例或範文模板可以參考呢? CakeResume 統整了面試時自我介紹的 3 步驟、4 技巧與適合 6 類型求職者的自我介紹範例,一起輕鬆完成吸引人的自我介紹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