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商業分析經理 Lillian 的職涯之路:音樂人如何踏入科技業?

商業分析硬實力如何養成

根據統計,資通訊工程學群碩士起薪中位數達 5 萬元,前 5 大高薪職務更是由數位 IC 設計工程師、半導體工程師、韌體設計工程師等科技領域包辦。那麼非科技領域出身,是不是有機會踏入科技領域呢?

其實不論是科技業或是任何產業,雖然專精的領域各不相同,但一定都需要一個職位——商業分析。

一個好的商業分析師可以協助組織做出正確的決策、為團隊帶來正向影響力,舉凡「如何增加營業額」、「怎麼增加客流量」等等商業問題,都需要一套縝密的商業思考方式協助決策。也因為行行都需要商業分析,所以這也正是非科技領域背景轉換跑道的敲門磚。

本次《科技職涯》邀請到過去就讀 Music Business 專業,目前任職知名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商業分析經理的 Lillian 現身說法,接下來一起來聽聽 Lillian 這趟由音樂跨足科技的 Spotify 商業分析之旅是如何展開的吧!

一、非本科出身,Spotify 商業分析經理 Lillian 如何一路從音樂產業走到商業分析

和許多人的想像不同,儘管職稱頭銜是商業分析經理,工作內容也確實與數據、分析等息息相關,但 Lillian 卻不是統計、數學等專業出身,而是選擇遠赴紐約大學修習 4 年的 Music Business 專業。「當初會這樣選擇是因為我從小學鋼琴,但在高中畢業時我發現當音樂家好像是一條困難的路,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音樂,那我就想好,我可不可以做音樂相關的幕後工作,可能是在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等相關的工作。」Lillian 分享。

那麼究竟什麼是 Music Business?Music Business 領域的學生又都在學習什麼呢?

簡單來說,可以把 Music Business 的課程內容想像成訓練學生在音樂產業工作時如何獨立完成一個專案,例如學習當一個經紀人、在一個唱片公司完成行銷活動,甚至是獨立舉辦一場演唱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堂叫做 concert management 的課,課堂上需要自己跟兩個同學們籌備一場音演唱會,從找歌手、預定場地、洽談場地價格、販售門票、架設網站等等,整個學期內要靠自己跟同學們找資源及資金來辦出一場演唱會」Lillian 分享當時參與課堂的經驗,讓他體驗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只是一次特別實戰的經驗,更是一堂收穫滿滿的課程。

二、把整座城市都當作你的學校,你可以怎麼為職涯鋪路?

紐約求學的經驗,不只為 Lillian 厚植 Music Business 基礎,更為 Lillian 奠定了日後踏入商業分析領域養分和機緣。

「雖然我在紐約讀大學,可是我不會感覺是在學校裡生活,反而更像是在一個社會,甚至已經出社會的感覺。可能因為我的同學們比較不會參加社團,更多人是不斷找麼實習,思考之後要如何執行規劃。」 Lillian 笑言,從大一開始,所有同儕幾乎都跑去紐約各地找工作,提前開始各自的職場生活。

Lillian 認為紐約大學給予的養分,是讓學生們體會到「the city is your campus」,而不會限縮學生們的學習在「school building」當中,鼓勵學生跳脫學校的制式場合,在教室外、甚至是在整座城市當中盡可能地吸收養分。也正因如此,Lillian 在大學時就嘗試過 PR、Content Development、Artist Insights 等等多種不同面向的實習,從 CNN、Marvel、環球音樂等公司中累積各式不同經驗和軟實力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在過程當中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類型。

「一開始我的實習是擔任 PR,當時我以為我喜歡寫作文,可是後來我發現每次寫好的文案都被經理改錯字、文法,發現到文字相關的工作好像不是我喜歡的事, 我的專長也沒有被發揮到。」Lillian 以過去的實習經驗作為舉例,分享一路以來的策略和方針調整。既然不太喜歡寫作相關的 PR 類,那可不可以嘗試內容創作?於是 Lillian 的下一個實習加入了 Marvel 的內容團隊,嘗試看看內容創作的可能性。

Lillian 分享當時在 Marvel 的實習,日常的工作內容舉凡「假設蜘蛛人 6 個月後要推出新電影,我們能做哪些內容來推廣這個電影?IG、YouTube 等管道可以如何配合?」等等,讓 Lillian 感受也體驗到內容創作工作中的創意激盪。

不過,對於 Lillian 來說,這項工作好像過於「柔軟」,僅管感性的創作非常吸引人,Lillian 卻總感覺少了一些分析,也少了一些硬核的數據作為背景支撐決策行為。「因為 Marvel 很重視每一個角色,但是角色的情緒很靠揣摩,所以當我們在看蜘蛛人的角色時,比起用數字思考,反而會更在意他的故事感如何?怎麼把那種故事感呈現在其他的內容裡面?」Lillian 補充。

於是,Lillian 繼續修正自己的實習之路,下一次實習他選擇落腳環球音樂的 Artist Insights Intern,而這次實習的工作內容,正是讓 Lillian 走入商業分析的重要轉捩點。

「當時的工作是假設 Taylor Swift 要發行一張新專輯,我們就要去分析像是 YouTube 的留言等等所有數據,並做許多使用者訪問,測試看看專輯發布時的方向要怎麼走、大家喜歡看 Taylor Swift 的哪些面向。」Lillian 回憶過去在環球音樂實習的經驗,語氣裡仍不掩對於商業分析的喜愛,表示當時從一大堆數據裡找到特別的 pattern,再從那些特別的 pattern 當中變成一個商業策略,最後應用在藝人身上,發揮龐大的影響力,這個過程讓他至今都非常喜愛,也因此慢慢走進商業分析的世界。

三、適合 Spotify 的人才:邏輯思考與創意並進

Spotify 策略長Lillian 專訪
Spotify 商業分析經理 Lillian 專訪

整合過去的實習經驗, Lillian 發現自己適合有邏輯性的思考方式,再從衍伸出來的創意進行思考架構,而不是全然依靠創意作為思路。因此,在商業分析中找到自己天地的 Lillian 在大三時決定未來如果要繼續深耕娛樂業、音樂界,就要找到既有數據分析,也有邏輯可行性的音樂公司作為未來的職涯方向。

「我發現我可能要瞄準娛樂科技公司,或是音樂科技公司之類的方向。」Lillian 分析自己當時的夢想工作除了排名第一的 Spotify 之外,還考慮了 Amazon Music、YouTube,甚至是 Netflix、TikTok 等等。

而關於 Lillian 和 Spotify 的緣分還另有一段故事。其實 Lillian 在申請 Spotify 實習時也並非一帆風順,一路走來 Lillian 從大二開始總共投遞了 3 次 Spotify 實習履歷,直到大四時才終於申請上 Spotify 的實習職缺,對此 Lillian 表示最終能夠順利錄取 Spotify 實習生的原因,還仰賴於過去豐富的實習經驗。

「我那時已經有 5、6 次的實習經驗了,除了比起其他同學多很多之外,在 Spotify 面試的最後,我的主管問了我一個問題,正好和我過去的經驗很合。」Lillian 分享當時面試主管問他「如果你是拉丁美洲的商業分析師,要如何幫拉丁美洲擬定成長使用者的策略?」,Lillian 回憶當時自己結合了過去在環球音樂的實戰經驗,與面試主管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論,並且仔細分析自己會去看哪方面的數據,以及怎麼進行思考策略等等內容,除了向主管展示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能力之外,也讓主管感受到自己比起他人的特別之處,甚至進一步判斷適不適合加入 Spotify 團隊。

生命中所有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費,Lillian 的經驗大概就是最佳的舉例。儘管 Lillian 沒能在大二時加入 Spotify,卻能夠在累積足夠的養份時以最好的樣貌加入 Spotify 團隊,甚至成為正職一路走到現在。

四、從 Spotify 實習生走到策略經理,Lillian 給實習生的 2 個忠告

Spotify 策略長Lillian 專訪
Spotify 商業分析經理 Lillian 專訪

有著從實習走到正職的特別經歷,Lillian 有些獨門經驗希望可以分享給無論是哪個領域、在哪裡實習的實習生們。

Lillian 認為,實習生們至少要做到 2 件事:詢問主管「你希望我學到什麼」,以及自己想辦法學習、運用身邊一切可用的資源。

詢問主管的期待,反過來說就是一種以終為始的思維,主管希望自己學到什麼,也正代表了主管期待實習生未來能帶為團隊帶來什麼幫助。舉例來說,主管可能會提示實習生需要協助做數據分析、需要學會 SQL、需要能夠用數據回答別人的 business question 等等,如此一來,實習生們就可以有很明確的方向,除了知道如果自己想在這個領域持續發展,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能提前想像自己未來進入公司時的必備條件。

接著是自學以及尋找可用資源,Lillian 以自己的經驗分享,「那時我的主管告訴我說要學 SQL,於是我上網查 SQL 的課程、自己上課,也詢問 Spotify 團隊中有沒有數據科學家可以協助我,然後自己去跟他們打交道及學習。」Lillian 分享當時自己的座位隔壁剛好是一位數據科學家,於是她每個禮拜三都會固定花一個小時在會議室裡向那位數據科學家請教 SQL,也因此在 10 個禮拜之後,Lillian 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份資料的分析比對。

從這個經驗來看, Lillian 了解到主管們看的不只是員工的硬實力,軟實力更是至關重要,像是如何與同事共處、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是否能想辦法自我成長,還有個人執行力的積極程度,都是會被時刻檢視,進而決定職涯發展的關鍵指標。

五、Spotify 商業策略分析到底有哪些工作內容?

加入 Spotify 後,Lillian 首先負責的職位是 Strategy and Analytics。「這個工作內容在數據分析的佔比上會比較重一點,有點像是我們從後台數據庫找出所有的數據,接著會有其他組別的人來問我一些 Business Questions,這時我就要從數據裡抓取,找出答案來給他們。」Lillian 總結 Strategy and Analytics 的工作內容比較像是「一問一答」的形式。

上手了一問一答的策略分析形式之後,Lillian 將下一步放眼在商業分析,也因此在加入 Spotify 第 2 年時提出想轉往商業分析,挑戰更多策略面的工作。「我喜歡分析,但比較不是數學系領域那樣的分析。」Lillian 解釋自己除了重視數據本身之外,更在乎分析帶來的影響力。

「我發現我很擅長教別人事情,所以可以很容易和別人溝通、了解對方在想些什麼。」Lillian 梳理自己的特質和優勢,發現「與人溝通」這項重要的軟實力,可以幫助他在做商業分析時,更容易發揮影響力。「有一個詞是 influence without authority,意思是如果我今天不是你的經理,我要怎麼去讓你想要跟隨我所說的策略?」Lillian 認為這正是自己的專長,結合教學、溝通、商業思維等軟實力,以及數據分析的厚實根底,打造獨屬於自己在商業分析領域的擅場。

關於如何進行商業分析,Lillian 也提供了更具體的舉例:「假設我遇到一個『如何增加營業額』這樣的大問題時,我會先思考我要用什麼框架還有邏輯去拆解這個問題。」Lillian 分析,可能是回憶之前 CEO 有沒有講過類似的方式,如果有的話可以借用這個框架往下撰寫一個 Analysis outline(分析大綱),接著把「增加營業額」可能需要哪些東西、為什麼我們需要這些東西等等相關內容一一填進大綱的骨幹裡,填好之後思考這些會帶來哪些商機、這些商機如何用數據驗證、之後又如何變成策略?所有的數據分析, 是依照這份分析大綱才會讓數字更有商業思維、也讓策略更有說服力。

抽絲剝繭下來,會發現 Lillian 將一個巨大的問題先拆解成一個一個小問題,同時嚴謹的檢查著每個問句的因果關係,確認縝密無誤且實際可行之後,最後的步驟才會輪到抓取數據。「之所以不先去拉數據,是因為如果先拉數據,絕對會在數據上面溺水。相反地,我們先有架構之後再來拉數據,數據的用意就會變成是驗證我們講的這些對不對。而不是直接拿數據來看裡面有什麼東西。」Lillian 解釋。

除此之外,Lillian 在執行分析大綱時,還會注意一項細節——完成大約 50% 時就先和其他組別討論。「我不會等到做完了才分享給這些 team,而是有了一個架構之後先給他們看過,問看看他們的想法以及有沒有其他需要的數據,也會參考他們的類似經驗。」由於 Lillian 在決策分析中,總是會參考所有人的意見和思維,最後再進行整合並精修簡報,所以也不難想像,這樣的決策裡揉合著 Lillian 的理性與感性,讓數據分析可以充分與每個人進行溝通,發揮正向影響力。

六、躍躍欲試卻嘗試無門?讓 Lillian 帶你手把手試著進行商業分析!

了解了商業分析以及 Lillian 過去實際執行的一些經驗後,也許你會好奇,那麼你可以如何開始自己的商業分析?Lillian 建議,一開始可以先試著和不同的 team 交流,聽看看他們是怎麼做決定的,或是問看看這些組別經手的案件有哪些內容、他們如何進行思考、怎麼運用數據?如此一來,當你許多不同的 team 對接的時,會漸漸察覺即使是同一個數據,放在不同的 team 裡,就會產生不同的看法。於是當最後自己在分析數據時,就可以借鏡這些不同的思維,融合每個 team 的想法在裡面,讓數據不只是數據而已、而是用數據來闡述一個有說服力、有故事性的商業策略。

除此之外,如果想進行商業分析實戰,Lillian 也開設一堂商業分析線上課程,從 0 到 1 教大家如何進行一個商業分析。課程中會給學員一個大問題,例如如何增加公司的營業額、增加購買量、增加點閱率等等,課程中將會帶領學員一步一步切割大問題,進行一套邏輯性思考,最後再拿數據驗證這套思考是否合理。當然,課堂過程中也會教學員如何以一個老闆的角度思考事情、如何分析一件事情、如何讓決策對商業有最大的效益。

Spotify 策略長Lillian 專訪
Spotify 策略長 Lillian 專訪

#人人受用的數據思維  #Lillian 帶你實戰商業分析

課程連結:https://www.pressplay.cc/link/F125916C

限時優於 54 折,購課輸入 PODCAST200 再折 200元!

延伸閱讀:你今天 Spotify 了嗎?先來聽聽產品經理 Ashley 在瑞典總部的新鮮事


訂閱 CakeResume 人資週報,獲得:
  1. 雙週一篇趨勢新知
  2. 每季一本電子書
  3. 行銷招募的系統化做法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Interview Skills
Jun 7th 2022

【自介範例】吸引人的面試自我介紹怎麼說?4 技巧完美活用自我介紹

面試時的自我介紹要說什麼?怎樣的自我介紹才夠吸引人?自我介紹該包含哪些內容?有沒有成功的面試自我介紹範例或範文模板可以參考呢? CakeResume 統整了面試時自我介紹的 3 步驟、4 技巧與適合 6 類型求職者的自我介紹範例,一起輕鬆完成吸引人的自我介紹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