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
12 post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2022下半年的原子習慣。

2023上半年,迎來的是Think Again逆思維。

常常我們無法維持良好習慣,有太多阻礙習慣養成的外因存在,那麼就善用原子習慣提到過的兩分鐘法則吧!想到就看也是能把一本書讀完的!

如果狀態和時間許可,我也會一到兩個章節就彙整,跟大家分享每個章節的個人心得。

Go!Go!Go!

#原子習慣 #逆思維 #thinkagain #兩分鐘法則

373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十五章: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

本書對於養成良好習慣一共歸納了四個法則,前三個法則分別為:

1.讓提示顯而易見。

2.讓習慣有吸引力。

3.讓行動輕而易舉。

從第一章一直到第十四章都在闡述前三者,終於在本章提到了第4法則:讓獎賞令人滿足。以本章小結來說前面三個法則增加了為了養成新習慣而需要執行某個行為的機率。第4法則則是增加我們下一次重複該行為的可能性。

人們對於立即性的反饋或者獎賞,會帶來強烈的滿足感,因此我們會有著慾望希望再有下一次的獎賞出現。如果獎賞沒有辦法立刻出現,那麼期待感可能隨之消散。往往惡習帶來的不好後果都是延遲出現,因此麻痺了我們的大腦或認知,人們總是在不好的習慣上更容易發展。

承上,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團隊管理常常被討論到主管與部屬之間,如果部屬表現良好應該立即給予好的回饋,而非經過了好幾天之後才提出來進行表揚。相對的,如果部屬出現不符合企業價值或者規範的行為,也應該立即性的給予糾正,如果一樣延遲了幾天才給予提醒或者要求改進,這可能會給部屬帶來一種錯覺:「我犯的錯或許不是大問題!」最終可能讓部屬養成不好的工作習慣。

另外我想特別分享本章節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

說是最喜歡的一句話或者也可以說自己親自體驗到,再更直接的說是我正在經歷當中。先前在第七章自制力的秘密曾經分享過因為很喜歡喝手搖飲料,幾年前的健康檢查原本都是正常數據,這兩三年的健康數字開始出現紅字。但在我嘴饞享受飲料的當下我根本不會想到健康問題,但卻真切地帶給了我健康上的議題。而在今年六七月開始,為了要恢復學生時期定期的運動習慣開始路跑,卻每每都覺得又累又喘總想著要不就先休息個幾天再說? 這個想法到現在還是每次跑步前都會出現XD

「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我也認為為了養成新的良好習慣,這句連動到前面提到的幾個概念,例如身分認同,以及我們是否帶有意識的去執行某個行為,同時承接了前面3個法則,進而帶出第4法則,透過立即性獎賞,讓我們可以持之以恆的不斷重複良好行為,突破「失望之谷」,最終達成目標以及完成身分認同的轉變。

#原子習慣 #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

#失望之谷 #讓提示顯而易見 #讓習慣有吸引力 #讓行動輕而易舉 #讓獎賞令人滿足

374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十三章:如何運用「兩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第十四章:如何讓好習慣變得無可避免,讓壞習慣不可能發生

作者分享透過儀式感或是透過入門習慣,來強化或者說激發執行最終習慣的例子,這可以連動到第十二章自己當初的心得所提,我原本希望建立長久的慢跑習慣,選擇去校園的操場執行但卻往往因為距離的問題導致自己沒有執行,而後改成在自家附近的河堤慢跑。在這同時,下班後我只要簡單換掉長褲和換上一雙滿跑鞋,就可以輕裝上陣,這不就和本章所說到的兩分鐘法則,先讓自己從簡單輕易隨時可完成的方式培養新習慣不謀而合嗎?每當我只要換上慢跑衣著和跑鞋,就彷彿透過這簡單的儀式行為告訴自己,今天可以開始跑起來了!在這裡作者稱之這樣的方式為入門習慣,而作者也提到所謂兩分鐘法則,就是新的習慣在分接分段進行,用以慢慢養成時,可以在兩分鐘內開始與完成。透過這簡單的法則幫助我們停止拖延習慣的培養。

如何讓好習慣變得無可避免,讓壞習慣不可能發生。在這裡主要運用到的是建立好習慣的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習慣自動化,投資能鎖定未來行為的科技或一次性採購;以及如何戒除壞習慣的法則三的反轉,運用承諾機制,把未來的選擇限制在對你有益處的那些。

書中列舉了許多實際案例,我想就不額外贅述,但作者也提到了一個需要注意的核心,當我們善用法則善用科技,確實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習慣,但反之在我們不帶有意識地去執行去辨別科技目前帶來的幫助是好是壞,到底這是不是使得壞習慣變得輕而易舉的因素時,我們得到的就會是相反效果。

#原子習慣 #兩分鐘法則 #承諾機制

299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十一章: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第十二章:最小努力原則

要養成習慣,作者已經分享了很多,像是從身份認同進行轉變,由內而外的改變認知思維著手,提供了習慣堆疊、改變環境因素讓提示顯而易見或者讓提示消失不見,進而養成良好習慣、改善壞習慣。

在第十一章我認為則是從源頭中的源頭再一次提醒大家,做就對了!有的時候就是有太多的思緒跟想法正在腦海中運作,但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時真的都需要萬全才開始執行嗎?我想未必!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應該要做好萬全之策才可以開始執行計畫,但這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萬全之策嗎?以手機APP為例,現今的APP大多是有完成了既有的構想和功能之後就會第一時間推出,力求可以盡快接觸使用者搶占市場,接著追蹤使用者回饋開始持續優化和修正,並且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讓APP始終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持續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

在回歸到作者本書的起源來說,當初作者也是固定每周定期定量的進行個人的專欄文章分享,最終養成了寫作習慣也得到了「習慣專家」的身分。在第十一章節的作者分享的啓動和行動部分,我想總結成許多人可能已經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用等到很厲害才開始,只要開始了就可以很厲害」。

在第十二章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為了以後方便把環境準備好」。會有這樣的反思是因為先前的分享自己在養成運動習慣,我自己是在今年六月份開始慢跑。在以前,我喜歡到學校操場跑步,我認為那是一個相對舒服的慢跑環境,但卻距離我的居住地需要騎車一段時間才能到達,陸陸續續幾年下來,我並沒有落實貫徹去慢跑運動這件事情。而今年開始,我選擇了家中附近的相較沒有車流量的路邊慢跑,下班後我只要簡單換掉長褲和換上一雙滿跑鞋,就可以輕裝上陣。目前的成果是我已經持續了四個月的跑步運動。

作者也提到,養成一個習慣重要的並不是需要耗費多長時間,更重要的則是實際行動的頻率。這點我也非常認同,這次除了藉由邊閱讀原子習慣本書,我也是同步在養成強迫自己要定期看書和分享心得的習慣。照過往經歷,我可能會找個時間一次性的閱讀整本書,接著簡單分享一下整本書的閱後心得,但我的收穫可能僅止於在本次單本書籍的閱讀內容的收穫。但藉由固定頻率,定期一到兩個章節拆分閱讀並且閱讀後反思進行心得分享,我認為這確實有助於我養成閱讀書本的習慣,除了每次新章節的省思,在分享的過程中也都會回頭翻閱前面章節認為有連結或者相似之處,再次加深對於書本的內容印象,同時閱讀這個動作在我身上,也不會變成僅是曇花一現。

#原子習慣 #不用很厲害才開始開始了就可以很厲害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最小努力原則 #為了以後方便把環境準備好

422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十章: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本章節一開始便提到重點,讓習慣變得毫無吸引力,藉此幫助我們自己可以擺脫掉壞習慣。在這裡舉的例子是以戒菸為主,作者分享到了另外一本書「1000萬人都說有笑的輕鬆戒菸法」,藉由本書帶出其實戒菸本身就是個偽議題,實際上我們需要戒除的是以為吸菸後可以給我們帶來的各種好處,例如提神、進行社交,以及消除壓力等等。我們以為吸菸可以帶來這些好處, 因為這些獎賞所以抽菸,但實際上當認知得到改變,知道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時,在消除戒菸這個壞習慣時會輕鬆很多,我認為這裡也可以呼應到第七章「自制力的秘密」時所提到的,當越戰結束後返回家鄉的士兵們自然而然的就不再有吸食毒品的需要是雷同的意思,因為提示或者說獎賞已不再。

我也認為本章後段提到的「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則是再一次說明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中的身分認同,那就是幫助自己轉念。書中說了很多例子,有的時候我們很難有好的習慣是因為我認為那是一種束縛,或者說要求。當我們因為各種原因需要養成或者執行某些任務或行為時,這時候從"必須做"這樣的字眼,轉化為"可以做",進而達到身分認同的層次,以進行重新設定大腦,讓習慣變得相較有吸引力。

最後,習慣的成因就是行為發生前帶來的預測,預測帶給我們感覺。上述這句話我自己非常有感。我自己最近嘗試重新養成慢跑的習慣,每次跑步過程中都感覺非常疲憊,這讓我常常會想要偷懶或者不要執行跑步這個行動,但每當我想到跑步後收操拉筋帶來的放鬆舒適感,又會重新激起我跑步的慾望。

我不認為自己已經重新養成慢跑的習慣,但我近三個月跑步的次數,已經超過過去三年的次數,我想這是個很好的開始。對於希望幫助自己有新的行為改變的夥伴,非常建議可以閱讀原子習慣這本書!

#原子習慣 #身分認同 #行為改變

327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八章: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第九章: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

在本書第五個章節曾經提到過習慣堆疊的方式,在執行完我們現在會做的習慣之後,接續進行我們「需要」的習慣。在第八章則再一次延伸出一個〈誘惑綑綁〉的技巧,進行我們「需要」的習慣後,接著做我們「想要」的行為。兩者的做法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將提示顯而易見之外,並且提供自己可以擁有獎賞的概念,讓習慣得以擁有吸引力的具體作法。

在第八章節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還有揭示出讓人們付諸行動的,是對獎賞的期待,而非獎賞的實現。這裡我認為也是呼應作者第一章所述:「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以及第二章所提:「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焦點放在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想要達到什麼成果」。人們對於即將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或者得到什麼樣的果實抱有慾望,在本書就是透過科學依據和實驗,帶出如何善用我們的人生而有之的慾望,引領我們養成正向的習慣。

第九章主要在分享人類是群聚的生物,也帶有從眾的天性。所以主動靠近和加入特定的群體,有助於我們藉由同儕的力量,幫助我們養成新的習慣,因為這樣做同步就是塑造出了一個幫助養成習慣的環境,同時周遭得以充斥著大量提示,更可以因為達成目標時得到他人正向評價(獎賞),久而久之,水到渠成習慣成自然。

但我們仍要注意的,當我們沒有意識去關注周遭環境和自己所處的團體,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帶來正向能量養成良好習慣時。群體的行為往往會壓制住個人行為,即使你發現自己才是對的,卻會出現寧一起錯而不願意獨自對的情境出現。懷行為就可能成為習慣後因此固化。

這部分也讓我聯想到,或許這就是企業的核心價值、企業文化,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在現今世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重視與在意的。我認為潛意識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周遭人事物,都可以是自己的助力,因此除了公司是否能在薪酬上滿足自己之外,也開始重視自己加入的組織是否有良好的企業形象或者說是雇主品牌,進而也可以幫助自己在社會上擁有正面評價。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國外的B型企業風潮,會開始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

--

B型企業(B Corp):其目的是希望解決社會和環境的問題,運用自企業的力量。透過B型企業重新定義企業的成功,並且建立一個更永續、且對環境更友善的經濟。

推動B型企業的是2007年設立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非營利組織 – B型實驗室,致力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主要推動B型企業認證及維護管理商業影響力評估之標準工具。其願景是使企業的目標不只是在於「成為世界最好的企業」,而是「對世界最好的企業」。

#原子習慣 #習慣堆疊 #誘惑綑綁 #B型企業 #多巴胺

339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七章:自制力的秘密

閱讀完本章節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自己在第五章「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最後分享的結論:或許在我們試著建立新的好習慣前,大家也可以試著反向思考,從減少壞習慣先著手試試,而本章節明確帶出了我們可以如何進行。

同時,本章節也延續著第六章「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講述到當我們想要消彌自身的壞習慣,短期可以依靠自制力強迫自己遠離惡習,但當我們沒有改善所處的環境和提示,那麼終有可能失敗,因為壞習慣與好習慣都是一種習慣,當習慣已經建立,就很難在遺忘。

先不論習慣的好壞,列舉自己在大潤發和UNIQLO養成的習慣來說,因為長時間的工作訓練和養成,即使我已經離開這零售服務業將近五年的時間,每當我到了量販店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去觀察商品的陳列是否充足、價格與促銷檔期售價是否一致,有沒有空排面或者假排面的情況發生;每當我進入UNIQLO店鋪逛逛,不自主地就會想要看看SKU庫存單位是否充足,陳列貨架是否有灰塵、陳列的服飾是否有毛屑未清除,以及服務員是否有落實進行商賣廣播後的覆誦等等。已經是顧客身分不再是商賣負責人員的我,其實上述的行為已經與我無關,但只要我進入到那樣的環境,自然而然地我會去注意和在意。我想這就是作者提到的因為提示出現了,所以我們過往的習慣就輕易的被喚醒了。

再列舉我自己的生活經驗,我自己是喜歡喝手搖飲的,在我上下班途中必須經過的一條路上,短短兩百公尺至少超過二十間飲料店,自從我有意識地想要減少手搖飲的杯數,我特地改變出門或者回程的路線,我選擇了走另外一條岔路,「順路買一杯」飲料回家享用的次數大幅遞減,作者所提醒的,除了要有自制力帶有意識的行動,如何讓提示隱而不見確實大有幫助。否則每次單靠自制力回到家中,手裡常常還是會多了飲料杯。

最後,與各位分享作者在本章節分享的其中一個小結:「有高度自制力的人不常待在充滿誘惑的環境裡,迴避誘惑比抗拒誘惑簡單」,當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特定不好的習慣,就試著使用習慣計分卡這個方法或者自己的其他方式也行,把特定的習慣拆解分析找出壞習慣的提示,接著減少這些誘發因子,從而迴避進而剷除吧!

#原子習慣 #自制力的秘密 #UNIQLO #大潤發 #行為改變第一法則 #讓提示顯而易見 #讓提示隱而不見

386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六章: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本章節勾起了我在大潤發和Uniqlo過往的工作回憶。在零售服務業基本上每兩個禮拜就會換一次檔期,這時候就會遇上需要更換貨架所陳列的商品。如同本章所提到的,端架商品永遠擺放的是接下來商賣重點商品,因為客流量最高的位子就在這邊,他被看見的機會最高最大,那怕是銷量不好的商品擺對了位置,銷售額就可以拉抬上來。

除了端架還有一般貨架也會區分為陽面或者陰面、以及主題銷售區(通常就是大賣場或店舖的入口必經區域),會依照不同銷售規畫進行商品的擺設,依照原子習慣本書所說就是要讓提示顯而易見。

作者也提到,情境是觸發習慣的提示,舉剛過不久的中秋節來說,數十年前,商家先透過了大量的廣告曝光告訴消費者中秋節就是團聚烤肉的節日,接著便會在該節日來臨前在店內大量鋪貨相關商品,給最好的擺放位置,並且最大化數量進行大量陳列,藉此來刺激消費。經過這一系列操作數十年過去了,中秋節就是要進行烤肉的活動習慣就這樣產生了。這個例子也呼應到本章所述,習慣不是單一提示聯想在一起,而是與圍繞著該行為的整個情境連結,情境成了提示。

回頭細想第五個章節作者曾經提到的例子,現有習慣是起床->整理床鋪->淋浴,為了養成每晚睡前閱讀的習慣,在這既有模式中添加一個行為變成起床->整理床鋪->放一本要看的書->淋浴。在本章節中,作者又一次的具體化除了讓單一提示顯而易見之外,再透過環境區分或環境塑造,比如說看書只在睡房的書桌上,再輔以執行意象和習慣堆疊的作法,不斷強化提示以養成新習慣。我覺得這是本書為什麼值得細細推敲和閱讀之處,那便是本書提供了一整個系統化的方式幫助大家養成新習慣。

#原子習慣 #習慣堆疊 #執行意向 #情境是觸發習慣的提示

512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四章: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

日系企業UNIQLO,如果有消費過的夥伴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收銀店員進行找零時會進行一到兩次自我確認的對點動作。假使店員要找零四百元,會從收銀機台拿出四張百鈔,並一張一張的數數把鈔票放置到找零鐵盤上,並且動作的同時會口說:「一百、兩百、三百,四百」,接著把全部鈔票再拿回手上翻面再進行一次同樣動作,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少找錢給顧客,或者多找錢給顧客(避免鈔票沾黏一起),這與文章提到的日本鐵路「指差確認」例子是相同的,把無意識的行為拉升到有意識的行動,降低工作出錯的可能性。因為一天下來收銀服務員找零的動作可能達到數百次,而習慣一旦自動化,我們不會再注意到自己所做的事,缺失狀況有可能因此而產生。

另外,當我們想要知道自己固化行為到底是好還是壞,進而改善時,作者提到了習慣計分卡這個方法。把特定的習慣拆解分析,再搭配我們的目標去思索予以定義,接著依據目的給予正負或者等號的標記進行記錄,從中找出負向的標籤進而移除或改進。進行習慣計分卡的同時,我認為這也非常符合第一章節曾提到過的,「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過程的投入」。

最後,再次分享作者提醒的,改變惡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密切注意它們。但要在能注意前我們就必須先得發現它們,而這也是本章節標題所說,行為改變過程始於覺察!

#原子習慣 #讀書心得記錄 #UNIQLO #指差確認

403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

第二章: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第三章: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當我看完第二章,我自己濃縮出來的結論,用我自己的話語闡述:「一個人相信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自然會做出相對應的行為,有著自己的行為準則,久而久之會有一個對自我的評價,以及產出對應的成果(狀態),也會從他人那得到相對應的評價,而自我和他人的評價的反饋,會持續雕塑和維持我們對自己的身分認同,形成循環。」

書中提到我們想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先設想好我們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帶有意識的行動進行每一步,就會如同第一章節提到的,形成改善的系統(習慣),最終達成目標或者說成為我們認同的自己。

同樣的,我認為組織也可以用同樣的概念去執行,當一個組織先將自己存在的價值定義清楚,並且明確清楚發展方向和目標,擁有自己的組織文化,那麼組織就會依照這個文化的指引不斷前行。以Netflix公司為例,他們廣為人知的企業文化之一,便是Netflix CEO 哈斯汀(Reed Hastings)曾說過「我們不是一家人」,以及「別跟我稱兄道弟」。該企業要的就就是一個隨時能上戰場的超級英雄(薪資也給的是超級英雄的軍餉),因此能進入該企業的員工我認為都已經接受並且認同這樣的企業文化,也個個把自己視為超級英雄,為的是完成一個一個專案任務,Netflix的員工在網上也流傳著另一句話:“Be ready to be kicked out, be ready to be kicked out every day. ”(無法繼續是超級英雄時每天都要準備好隨時滾蛋)

在這邊我並不是想評論Netflix的成功與否,和這樣的企業文化有關,而是Netflix被塑造成就是要成為這樣的組織(身分認同),自然而然會去招募認同這樣想法和理念相近的員工(行為)。在2021年也因為這樣的企業文化,確實幫助他們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變成一個善的循環,成為影音串流平台的霸主(成果)。

但作者仍然有提醒到,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就必須持續編輯、修訂自己的信念,升級並拓展你的身分認同。迪士尼的影音串流平台近期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訂閱數已經超越Netflix成為全球第一。或許Netflix在後續的組織文化會因應市場趨勢或需要,會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幫助自己持續再創造新的組織文化(習慣),以利重拾失去的王座。

第三章作者則提到「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這裡我想再次分享UNIQLO對店鋪內員工要求的商品陳列要美觀飽滿、注意貨架上的商品是否乾淨整潔、商品價格標示是否正確,是否精神飽滿的接待顧客這些基本要求,單一拆分開來看好像並不難,員工只需要遵照標準作業流程工作,遇到問題馬上處理解決就好,但當這些行為還不是習慣的時候就容易被忽略或跳過。唯有成為習慣,堅持不懈才不會覺得累。UNIQLO柳井正社長曾分享過,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很好,重要的是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直到成為一種習慣。養成正確的習慣,達成正向迴圈之後,離成功就不遠了。

最後,作者分享了習慣迴路,和行為改變四法則,解構了習慣到底是怎麼被養成,以及提供我們想要培養新的習慣或破除壞習慣的具體方向。我想這就需要大家親自嘗試找出自己的身分認同,去從周遭環境看到提示,找出自己的渴望,用實際行動去回應並且得到獎賞,幫助自己得到好習慣或剃除壞習慣。

#原子習慣 #UNIQLO #Netflix #讀書心得記錄

245 Views
Avatar of 黃秉盛.
社群經營招募的進行者;組織變革及規則重整的修繕者
over 1 year

原子習慣第一章: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閱讀完第一章節合起書本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過程的投入」。一間我想大家耳熟能詳的日系服飾企業UNIQLO,這間公司有兩個總體營運目標,第一是營業額達5兆日圓,營業利益達1兆日圓。第二個目標,則是超越Inditex(ZARA)、H&M,以及GAP等服飾企業,成為世界第一的服飾企業。在2021年,雖然營業額以及營業利益目標尚未達成,但以市值進行比較發現,UNIQLO已經達成了成為世界第一服飾企業的目標。(UNIQLO市值約1030億美金,排名第二的Inditex(ZARA)市值約988億美金)

這間日本企業原本只是一間地區性的西裝服飾店,隨著該企業社長柳井正先生的帶領直至今日,已成為世界級服飾企業。而他們倚靠的便是對於進步的渴望,他們的進步則是靠著滿足顧客期待所有微小細節的要求。

UNIQLO會要求員工時時謹記自己是為了服務顧客而行動,如何讓顧客得到滿足便是店員的每一個行動的前提,例如不能有空貨架的存在,因為這可能導致顧客買不到想要的商品、隨時注意入店顧客是否有購物籃的需求,因為這可能會讓大量添購新衣的顧客無法輕鬆的選取需要的服飾,又例如要求對於店鋪的環境和商品本身的整理整頓與清潔清掃,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顧客發現喜愛的衣物要購買時,影響了顧客的心情和感受等。

更重要的是,UNIQLO會隨時收集顧客的建議進行各種細部的改善,只要有顧客建議就必定會進行分析與討論,隨時調整服務細節、商賣模式,與商品設計,進行一個PDS的過程循環,而這個過程的累積便成為了該企業進步的基石。

並不是說UNIQLO本身對於銷售營運本身沒有太多著墨,這間企業本身的SPA模式讓許多同業爭相研究與模仿,但更讓他們成功的便是對於滿足顧客期待各種微小的服務細節和體驗,才能不斷的累積顧客的信賴和喜愛,才能讓商品不斷的銷售到新客手中,更能銷售到回頭客手中。

「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過程的投入」,透過不斷的過程改善和累積,不管是企業組織或者個人,我相信只要能抱持著這樣的念想持續不斷的堅持,形成改善的系統,最後就會如同作者在第一章節最後面所提到的,終將達成目標邁向成功。

#原子習慣 #讀書心得記錄 #UNIQLO

239 Views
Avatar of Jamie Kuo.
從早到晚心理學
almost 2 years

#閱讀心得

《原子習慣》與《雜訊》可說是近期看過最精彩的書了!!他們的豐富度以及可以實際運用到生活中的實用度,絕對值得自己擁有超過一篇的閱讀心得,然而,重疊閱讀中卻發現他們有些相似之處可以一起分享。不論是在探討外界環境變化對於我們行為或是決策的影響,以及如何降低外界的干擾,做出一個更佳優良的選擇等。新的行為建立看似困難,但若將其化解成一個一個像原子般的小部分,每天都執行一點,似乎也就沒那麼難達成了。專業人士如醫生、法官,所下的決定都是100%正確嗎?如果現在是陰天,或是下午比較疲勞的時刻,法官將會下大幅減少假釋的比例。

我們的日常便是由許多個行為與選擇所交織而成的,建立下好的習慣與決策迴圈,讓我們不自覺就朝向目標邁進!

#原子習慣 #雜訊 #行爲改變 #決策 #心理學

https://vocus.cc/article/627b0e8cfd89780001423cbe

752 Views

Explore hashtags

#Buy

145 posts

#外包

118 posts

#職場

96 posts

#logo

89 posts

#插畫

88 posts

#上班族

86 posts

#手繪

84 posts

#名片

83 posts

See more posts about #原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