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
10 posts
Avatar of 張家惟.
產品經理
29 days

【文章分享|產品經理職涯訪談 10 問】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1. 什麼是產品經理?

2. 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的差別?

3.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產品經理?

4. 如何避免成為不好的產品經理?

5. 什麼樣的產品算是成功的產品?

6. 從 0 到 1 整個產品的運作流程,是怎麼進行的?

7. 大學期間如何培養產品經理的能力?

8. 如何準備應徵產品經理的作品集?

9. 如何準備應徵產品經理的面試題?

10. 對於產品經理的職涯選擇?

https://vocus.cc/article/660059b5fd8978000175c2d0

#產品經理 #產品企劃

417 Views
Avatar of 張家惟.
產品經理
12 months

【文章分享|掌握產品經理的學習方式,從職涯方向到產品思維建立】

⠀⠀

近期剛好擔任資訊種子培訓計畫的職涯 Mentor,職涯計畫的內容主要是透過 3-4 個月的時間,分享職涯經驗給學員,並帶領學員打造自己的作品集。

⠀⠀

在分享的過程中,除了整理過往的學習資源,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將這些經歷複製給想要從 0 到 1 成為產品人的學員。

⠀⠀

帶領的方式我也參考一點 Scrum 的精神,4 週為 1 個 Sprint,每週進行 Review 和 Retro,幸運的是剛好帶到的學員非常認真,因此這幾天陸續把職涯計畫的操作方式記錄下來,作為未來優化的基準。

⠀⠀

▍文章分為:

1. 職涯規劃:成長動機、技能需求

2. 學習路徑:渠道比例、作品分類

3. 成長飛輪:關注指標、覆盤回饋

⠀⠀

▍連結:https://vocus.cc/article/644d27f5fd89780001643fc9

⠀⠀

#產品經理 #產品企劃 #productmanager #productplanner

377 Views

|工作事半功倍 6個專案管理工具

「工作效率低落、團隊進度落後、專案規劃混亂應該怎麼辦?😫」

「運用管理工具,讓一切井然有序!🤩」

✅使用專案管理工具的好處

1️⃣建立專案藍圖🗺

透過心智圖來建立藍圖,也就是這個專案要完成什麼工作,最後達成什麼目的或是使用里程碑等功能去建立,每一階段要完成的里程碑🪧

2️⃣拆解計畫💡

協助大家把大專案拆解成小專案,再拆解成細項,並能標註、派發給專屬的負責人。當每一個小工作都能如實完成,才能成就整個大專案

3️⃣時間軸明確⌛️

能自動產出時間軸或是甘特圖,讓專案PM,能掌握專案,現在這個時間點應該要讓專案跑到哪裡,哪些事情落後了要加快腳步,那些準備要起跑

4️⃣多人協作👨‍👩‍👦

幫助專案小組,甚至跨部門的協作,變得更容易、更有效率,大家在同一個工作平面做事,能降低認知落差造成的工作摩擦
快來看看有哪些超好用管理工具!

📦工具大整理

✅trello:最適合簡化任務和項目監控,適合百人以下的團隊

✅jira:是行業環境快速改變的理想選擇,適合企業或大型團隊,特別是以敏捷開發思維為研發途徑的軟體開發團隊

✅asana:最可定制的團隊合作替代方案,適合跨團隊、跨專案的協作,且架構複雜,需要一個適合所有團隊、提供多種瀏覽模式、能夠輕鬆查看個人和團隊工作項目
✅wrike:適合企業級安全,且必須要精確紀錄每位成員的工時,並有財務需求,需要計算薪資、估算專案預算並追蹤是否支出超越預算的企業

✅monday.com:適合需要高度彈性的專案管理軟體的團隊,客製化空間大但需花時間上手
✅teamwork:適合需要多項功能可免費使用的團隊

🔖trello
實用程度:⭐️⭐️⭐️⭐️⭐️

✨特色:

1️⃣介面設計簡潔,以視覺化方式管理和查看任務進度

2️⃣預設看板模式:看板代表專案,卡片代表任務,變更列表則是改變工作階段和流程
3️⃣可指派多位成員負責任務,在卡片中可直接留言進行溝通

4️⃣整合常用軟體和平台:可透過Power-up 按鈕,例如 Google Drive、Gmail、Teams 等等

❌缺點:

1️⃣無法設定任務間的相依性

2️⃣報表分析功能太基礎,不適合需要深入分析用戶

3️⃣刪除卡片的功能不直覺

🔖jira
實用程度:⭐️⭐️⭐️

✨特色:

1️⃣提供多項流程範本:像是軟體專案、業務專案,除此之外也提供列表、行事曆、時間表等多種瀏覽方式可供追蹤專案進度

2️⃣「新增子議題」和「連結議題」按鈕:可以和其他的工作任務建立關聯性和階層關係

3️⃣「時間追蹤」:可紀錄每次在工作上耗費的時間,提供主管評估工作分配及時間管理上的依據

4️⃣整合常用軟體和平台L比方 Google Drive、Gmail、Teams 等等

❌缺點:在報告或是自動化方面的設定,相對會比較偏向軟體開發團隊,所以若是非軟體開發團隊的使用者,在使用上就必須花時間學習跟習慣這樣的設計

🔖asana
實用程度:⭐️⭐️⭐️⭐️

✨特色:

1️⃣提供了三種基本的專案瀏覽模式:列表、看板、行事曆

2️⃣導入「我的任務」功能:把不同專案中的個人工作項目都匯總起來呈現,方便區分自己和駝隊要處理的工作項目

3️⃣容易設定任務間的相依性:如果專案中的多個工作項目間有連動關係,可以設置依存性來舊曆工作項目的先後順序

❌缺點:多項進階功能需要付費才能使用:像是自動化、整合功能、依存性欄位

🔖Wrike
實用程度:⭐️⭐️⭐️

✨特色:

1️⃣瀏覽模式多元:分成看板、清單、表格、甘特圖、分析圖等

2️⃣人力資源、時間日誌:可以記錄工時,建立工資表,評估團隊績效

3️⃣追蹤各項工作處理的時間:讓系統自動記錄你在工作項目上面所耗費的時間,透過「啟用時間記錄類別」來預先將工作項目分類為各種工作類型

❌缺點:介面複雜,需要花時間上手

🔖monday.com
實用程度:⭐️⭐️⭐️

✨特色:

1️⃣以表格和看板為主介面,主打為高彈性,使用者可以依需求自行修改欄位

2️⃣能直接將表格中的欄位製作成線上問卷,讓其他使用者填寫

3️⃣歸類工作項目截止時間:逾期、今天、本週、下週

4️⃣自動化設計直覺:「當狀態變為時,通知」

❌缺點:欄位和功能太多,上手需要時間,如果是中大型組織,要讓團隊每一位成員都能運用,會花上很多時間

🔖Teamwork
實用程度:⭐️⭐️⭐️⭐️

✨特色:

1️⃣介面美觀,操作直覺

2️⃣提供多項功能:看板、清單和表格瀏覽模式,還有甘特圖以及儀表板

3️⃣建立專案間的相依性,工作時間追蹤的功能

4️⃣整合專案中的財務需求,直接開立請款單

🥳成為專案管理大師
Tag你也想要學會用專案管理工具的朋友,歡迎留言分享你覺得哪個工具最好用?
A. trello
B. teamwork
C.wrike

​​

看到這裡...你收藏了嗎?趕快分享給朋友,讓你們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想要看更多乾貨滿滿的職涯知識🙋
請幫我們按讚❤分享↗收藏📩 👉追蹤 @jobus.asia

#工作 #職場 #效率 #高效 #專案 #專案管理 #練習 #工具 #行銷人 #協作 #會議 #產品經理 #成長 #乾貨 #提案 #軟體 #辦公室 #大學生 #上班族 #團隊合作

+7
302 Views
Avatar of 聲藝.
學習聲音的藝術,幫助你談成生意,搞定關係🤝
over 1 year

在職場上,你有遇過這些 #跨領域溝通障礙 嗎?

▸會議上紛紛同意,私底下卻抱怨連連

▸團隊無法達成共識,各自考量不退讓

▸專案優先順序不明確,進度一再延誤

🐤職場上的 #雞同鴨講

#跨部門#跨領域 的溝通協作中,正因為每個職務的專業背景不同,對專業術語、字句理解就會產生差異,容易以自身錯誤的解讀對方職務的流程與難易度,導致溝通不良,各忙各的沒有共識

▍ 4 個跨領域溝通地雷 ▍

這邊整理出團隊協作的溝通地雷以及應對方法,讓你在進入會議室開始團隊協作前,自我提醒這4大原則有效提高溝通效率,促進達成共識

💣 地雷1 — 使用 #專業術語、#專有名詞

平時你習慣和部門夥伴使用專業術語來快速溝通,一旦碰到跨部門的會議時,就要記得把對方視作初學者,衡量用字遣詞,盡量改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人可以馬上理解技術內容

💣 地雷2 — 不懂裝懂,不會提問

一但碰到不明白、有些模糊的資訊,沒有立即發問就會造成溝通代溝越來越大,所以不要擔心打斷對方說話、或是問出笨問題,溝通沒有對錯,只要專注於資訊正確性以及找出共識

💣 地雷3 — 無效溝通會議

盡量控制在1小時內的會議時間,並在事前整理出會議目標、列出討論重點,同時也要去理解各部門目前的專案優先度與狀況,避免會議的無效溝通,造成專案延誤

💣 地雷4 — 照三餐追問進度

各部門都有專案優先順序與專業考量,無論是照三餐問、還是不聞不問都不是好情況,試著理解對方的延誤理由或判斷,也可以利用每日站立會議、看板來#資訊透明化,消除進度追討的壓力

💎 #信任,是團隊的基石

平時可以透過互相幫助、真誠與其他成員交流,而團隊要達到共識也需要一定的 #默契#磨合,了解彼此的價值觀與狀況,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就可以減少摩擦,並共同制定出目標,慢慢累積合作經驗,就能大大提高團隊協作的溝通效率囉!

.

團隊會議上提案被打槍,你會選擇嘗試說服,還是乾脆順從呢?留言和我們分享吧!

歡迎你追蹤聲藝🔜 https://www.instagram.com/metavoice_ig/

觀看更多團隊協作、職場工作術的實用知識 ⚖

#表達 #職場 #傾聽 #認知偏見 #提問 #PM #產品經理 #團隊協作 #溝通 #新鮮人

+4
284 Views

即便是熊市, Web 3.0 的相關職缺還是成長中,媒體們談論著 NFTs、Defi 生態、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這意味有數不清的機會,讓產品經理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但是非技術人員從 web 2.0 轉到 web 3.0 是一個不透明的過程,有太多東西要學,快速變動的環境,讓入門的門檻變得很高,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轉職到 Web 3.0 的一些差異

■ 直覺比科學重要

Web 3.0 世界,使用者資料跟「錢包」(Asset) 綁在一起,創立錢包的門檻非常低,一個人可以擁有多個錢包,代表能夠一次建立多個身份,保持匿名。

除此之外,使用者對資料的掌控權變得更高,隨時可以拒絕錢包簽署,沒有資產交易紀錄的帳號,在區塊鏈的世界不具備參考性,所以常使用的數據追蹤工具,例如 Google Analytic、Amplitude、Mixpanel 能夠幫上忙的地方有限。

另外 Web 3 常見的獲客方法 — 代幣經濟、空投池、利息等等,高回報的獎勵機制,讓獲客變得快速直接,但也讓團隊很難辨認產品是否找到利基點,當其他競品提供更高的獎勵,使用者往往一窩蜂地離開,陷入驗證產品需求還是優化獎勵機制的兩難

直覺比科學重要!在沒有數據輔助的情況下,社群意見是重要的資料來源,PM 要更加重視質化回饋,親自穿梭在社群中挖掘趨勢,多利用有開源資料的鏈上數據,例如到 Dune 自行建立圖表,查詢其他高手 query 好的數據

■ 失控的產品路線圖, L1、L2 的機制、社群共識

當 PM 想優化網站的加載速度,團隊可以壓縮或重構程式碼、設定暫存靜態資源、快取等等方法,因為 Web 2.0 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體系,技術實現上有許多互補的選項,但當產品與區塊鏈掛鉤,任何的細節更動,已經不是可以單方面決定。

所有事情必須考量到區塊鏈架構,特別是 Layer 1 與 Layer 2 協議,目前的跨鏈成本依然很高,PM 要熟知每個協議的特點,例如想要推出交易類的產品,安全性、普遍性、交易速度,都是建立在協議特色上,而不是團隊可以單方面優化。

另外, Web 2.0 產品是為了服務使用者, PM 可以關上門鑽研數據,依賴團隊的洞見提出產品決策,我們做的決策,往往是以優化公司目標為主,想盡辦法提供最好的體驗,為公司獲取最大價值。

在 Web 3.0 的世界,社群就是產品的一部分,使用者不會只是純粹享受產品或專案帶來的體驗,而是成為一起提倡專案的神隊友,例如 Uniswap 是最大的 Defi 項目之一,建立了自治協議 (Uniswap Protocol),通過提案與投票,讓社群可以決定 Uniswap 產品的走向。

■ 使用者體驗的感受不一樣

還記得我第一次建立錢包的時候,要記下 16 個單字組成的助記詞 (Backup Phrase),會拿到一組很像亂碼數字的錢包地址,交易過程中,跳出一大堆確認視窗,確認授權簽名、確認協議、確認轉帳額度、確認當前 Gas fee,好不容易完成後,竟然還要大概等 2 分鐘才會到帳 。

Web 2.0 的產品會致力將體驗的摩擦係數降到最低,但 Web 3.0 是講求「擁有權」的世界,例如比起「一次性全部授權」錢包存取,使用者比較傾向於自己有拒絕的權力,系統每個存取步驟,都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要存取

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 不需要第三方機構審核,就能夠直接部署使用,加上詐騙、盜資產的事件很多,比起無縫的使用體驗,大家更在意的是資訊透明與安全。

■ 一點建議,給想要踏入 Web 3.0 的非技術者

✓ 精通一個 web 2.0 的獲客技巧,例如 SEO、網紅生態、激勵制度設計 (精算),但不包含下廣告,因為 web 3.0 不會靠下廣告來獲取用戶

✓ 學會迷因梗圖,並擁有一個10K真人追蹤的推特帳號,大多數的區塊鏈、加密社群都聚集在 Twitter ,加上區塊鏈的世界都很抓馬,一張有趣的迷因圖更容易匯聚社群向心力

✓ 適應「PM的重要性」降低很多,智能合約工程師、NFT藝術家、意見領袖、數據分析師,這些人的輸出都很直觀,在快速變動的區塊鏈世界,能夠快速獲得重要成果,早期專案比較不需要 PM 這種綜合性的人才

✓ 24/7 適應快速變動的環境,不斷地學習,幣圈一天,人間十年,睡一覺起床,一間交易所就被收了

✓ 親自下去交易,不論買什麼都好,NFT Free mint 也可以,體驗一下 FOMO 的情緒

#產品經理 #web3 #PM

330 Views
Avatar of 張家惟.
產品經理
over 1 year

【產品管理的首要任務,重視每位利害關係人|EP1】

近期因為工作有協助到產品開發管理,剛好正在整理產品開發這系列文章,會整理我在產品管理所學到的教訓,以及在跨部門溝通的收穫,這篇會先著重在 (1) 利害關係人怎麼協調 (2) 重視但不忽視。

目前已經有 3 篇,陸續新增中~

產品管理的首要任務,重視每位利害關係人|EP1:

https://medium.com/p/53987f62a592

訂定產品策略的難點,拆解團隊分歧點|EP2:

https://medium.com/p/7049a5114cc0

如何蒐集利害關係人需求,決定產品開發方向|EP3:

https://medium.com/p/af82989c4c1a

#產品經理 #產品管理 #產品開發 #產品開發企劃 #產品企劃

235 Views
Avatar of sofasoda.
Startup team @ sofasoda
almost 2 years

轉職成產品經理後,工作上最明顯的第一個變化就是會議變得超多,很容易一整天過去了發現留給自己的時間只剩下一個小時 😨

產品經理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產品或是為了團隊運作,但近期我個人有一個體悟是關於成就感這件事。

轉職成產品經理之後,設計不是你畫的,程式也不是你寫的,從「創造」而來的成就感並不存在,那麼究竟要從哪裡找到成就感?

詳情請閱讀👇

https://www.so.sofasoda.com/blog/change-to-pm-career

本文作者👇

https://www.sofasoda.com/zh-TW/mentorship/145

#產品經理 #轉職 #PM #職涯探索 #sofasoda

453 Views
Avatar of 葉懿心.
產品經理
about 2 years

一位獵頭妹妹拿著行銷職缺

來問我這位職涯九成都在做網路產品管理的老鳥 @@

才發現有人不知道:

職稱同樣是「產品經理」

不同產業下,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與技能樹,可是差異很大呀 XD

所以寫了篇文章

以網路新創、民生品製造和電子商務平台的產品經理為例

希望幫助新鮮人或想轉職產品經理的人

對產品經理職務有個基本盤的了解

畫出符合自己特質興趣的職涯藍圖 :)

https://vocus.cc/article/621c2f91fd897800015f12d7

#職涯發展

#轉職求職

#產品經理

348 Views

Explore hashtags

#Buy

144 posts

#外包

118 posts

#職場

96 posts

#logo

89 posts

#插畫

88 posts

#上班族

85 posts

#手繪

84 posts

#名片

83 posts

See more posts about #產品經理.